News Center
瀏覽次數:98 發表時間:2019-01-10
近日,2018中國產業園區100強榜單發布。作為觀察產業園區發展的重要參考,榜單還從園區申報、資格審核、關鍵經濟指標分析、政策導向、產業成熟度及媒體觀察元素等多個維度對產業園區的橫縱面進行剖析與評價。
橙園區從榜單上看到,位于前5位的園區分別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武漢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其中前20位的園區中有14家來自東部地區。
6年來,百強榜產業園區總體情況穩定,前三甲仍未變動。2017年,76家產業園區連續6年入選百強榜,15家產業園區連續6年入選百強榜前20強,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6家產業園區連續6年入選百強榜前10強。但在10強榜單排名上已發生新的變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從10強之外直接殺入了前7,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則比去年排名提升一位,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從第四掉落到第十位,而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則直接跌出10強榜單之外。 江蘇與山東入選數居前 產業園區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創新集聚區的作用繼續顯現,仍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立扛鼎之功。 截至2017年底,375家兩類國家產業園區合計GDP為18.6萬億元,超過同期全國GDP的1/5(22.5%);兩類產業園區合計稅收收入為3.3萬億元,接近同期全國稅收收入的1/4(22.9%);經開區進出口總額為5.6萬億元,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額的20.1%,高新區出口創匯4781億美元,占同期全國出口創匯的總額14.5%。 同時,兩類產業園區經濟發展繼續呈現回穩態勢。2017年,兩類產業園區的GDP同比增加8.8%,高于全國GDP增速近2個百分點,其中經開區增速為9.9%,高新區增速為8.3%;兩類產業園區的稅收收入同比增加12.6%,高于全國上繳稅收增速近2個百分點。 橙園區從百強榜看到,百強榜東中西部園區入選數量分布基本穩定,東部領先局面不變,中部增長緩慢,西部增速喜人。從入選數量來看,2017年百強榜園區東部擁有64家、中部21家、西部15家,與2015、2016年區域數量分布基本相同。從平均得分及增速來看,2017年百強榜東部產業園區平均得分(0.327)均高于中部(0.311)和西部產業園區(0.297),但西部園區的平均得分增速(3.1%)均高于東部(2.5%)和中部產業園區(0.46%)。 橙園區還注意到,進入百強榜單的江蘇產業園區有20家,山東有11家,廣東有9家;以“高新技術”為導向的園區占了絕大多數比例。 園區向新型城市過渡 從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等可以看到,產業園區越來越脫離單一的產業集聚性質,而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形態。 產城融合是園區未來的發展模式。比如100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區,不但需要商業設施來填補空間、也需要衛生、教育及住宅的配套;不但要補功能,還要強關聯,而現在形態有了之后,仍然需要促成鄰里般的關系組織。 除了產業園區內部建設,以“飛地模式”為代表的各園間外部連結與共振,也受到業內的普遍認可。 此前,漕河涇開發區走出上海,與海寧、鹽城等地的開發區合作,作為控股方輸出品牌、資本,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助推力量。 橙園區認為,沒有產業園區作為重要的鏈接點,長三角、珠三角一體化的發展是不完整、不充分的。產業園區作為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的載體,各園區間合作不但體現了互補性,稅收、利益的分享模式也至關重要。這也應該成為衡量園區百強的維度之一。
臣通招商落子邯鄲,富康智造未來城招商盛啟!
廣東東基控股、廣州臣通公司產業園項目開發運營交流會圓滿結束
園區發展正當時!臣通第26期園區董事匯精彩開幕
精準定位,破局招商,第20期園區董事匯圓滿落幕!
直擊產業園區運營痛點—第12期《產業園區運營服務與金融創新》圓滿落幕!
臣通與大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定位新思考,招商新模式,第25期園區董事匯圓滿落幕!
創新引領 智啟新程|西安?綠品智谷動土儀式圓滿成功
精準招商,服務致勝!第24期園區董事匯圓滿落幕!
實戰落地,招商致勝,第23期園區董事匯圓滿落幕!
精準定位,招商致勝,第22期園區董事匯圓滿落幕!
金科產業發展中心總經理倪慶東一行到訪臣通
共創共享,破局招商,第21期園區董事匯圓滿落幕!
大慶市龍鳳區區長李偉峰一行到訪臣通
碧桂園產城“大數據營銷”實操共創會成功舉辦
沈陽大東區李剛區長一行到訪臣通